想像一下:你的船在風平浪靜時就開始漏水——你會怎麼辦?在資安的世界裡,公司就像一艘航行中的大船,弱點就是那些你看不見的裂縫。不先檢查,等到海水灌進來,可能就來不及了。也因此稽核、法規、甚至客戶審查,總會要求:「你們要定期做弱點掃描!」
很多人以為弱點掃描只是「檢查一下有沒有漏洞」。但在資安工程師眼裡,它其實有幾個關鍵任務:
這些要素環環相扣,讓弱點掃描不只是例行公事,而是防禦體系的核心。
弱點掃描依「面向」分門別類;就像看診,要看骨頭會拍 X 光,不會去做胃鏡。
Web 弱掃(OWASP ZAP、Burp Suite、Acunetix):
專攻網站應用程式,找 SQL Injection、XSS 等問題。
網路/系統層弱掃(Nessus、OpenVAS/GVM、Qualys/VMDR):
從 OS、開放 Port、服務版本、組態下手,一次掃滿整個網段。
Nessus 定位:主力在主機/網路層;具備基礎 Web/CGI 檢查,但若要做完整 Web 掃描,建議用專業 DAST(ZAP/Burp/Acunetix),或採用 Nessus Expert 的 WAS 模組/Tenable WAS。
端點弱掃(EDR/Agent):
檢查電腦與伺服器的修補狀態與已知漏洞。
現在有些 EDR 甚至能直接派送修補的 Patch。
快速對照表:
掃描類型 | 適用環境 | 推薦工具 |
---|---|---|
Web 弱掃 | 有對外網站服務 | OWASP ZAP、Burp Suite、Acunetix |
網路層弱掃 | 內網有大量 Server | Nessus、OpenVAS/GVM、Qualys/VMDR |
端點弱掃 | 擔心用戶端未更新 | 各類 EDR/Agent 型工具 |
開源起步:ZAP、Greenbone Community(GVM 社群版) 安裝不難、教學多、可輸出報告;成本低、社群活躍,很適合小團隊自建。
公司決定要做弱點掃描後,接著就是經典二選一。不管哪種選擇,共通痛點都是:報告再漂亮,修補還是得自己做(除非另購代修服務)。
外包勇者
自建工匠
特點:自己買 Nessus Pro 或搭 GVM 規劃週期與範圍;也可採用雲端掃描平台(如 Qualys/VMDR)但由你們自行規劃與執行。
優點:彈性大、頻率可控,成本通常較低。
缺點:需投入人力維護工具與流程;修補依然在自己身上。
類似先前說的「布甲 vs 鐵裝」:GVM、ZAP 都是免費開源,安裝不難、教學很多,也能輸出報告;新手跟著官方文件或 YouTube 教程就能上手。
無論選勇者還是工匠,最後都會發現:報告只是序章,真正的挑戰在於「補」。
弱點掃描像遊戲裡的「地圖探索」。找到紅點不難,難的是誰要衝進去打怪、誰來收拾戰場。
很多公司停在「我們有做掃描」這一步,卻忘了下一關才是關鍵:
弱點掃描看似帥氣,但資安工程師最常掉的血,不是在掃描那一刻,而是在加班Patch的過程。等系統穩穩的,你會發現:一切都值得。繼續你的資安冒險吧!